鸣洋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鸣洋中文 > 经营超市,但是万界供应商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贼首被杀了。

剩下的流寇都被流民们绑了起来。

但面对这场变故,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要将这些流寇都杀了吗?

不杀的话,留着也只会浪费他们的粮食。

可杀人的事,他们也不敢做。

冼三娘和陈老翁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其余外出经商的人回来了再说。

至于被流寇杀害的那两个楚人,他们的家人已经替他们报了仇。

乔四娘还赔了一笔钱给他们的家人。

对方收了钱,不再迁怒乔四娘。

当初乔四娘雇他们干活,已经提前告知了风险。

而且,若非他们抢着出卖神女,他们也不会死。

同行的人都可以为乔四娘作证。

再说,这次外出,乔四娘的损失很惨重。

虽然大部分货物都从流寇的手中夺了回来,但有一些粮食已经被他们糟蹋了。

——流寇不认识南瓜、红薯这些食物,他们见马会凑过去吃,就都拿来喂马了。

窦娘来找乔四娘的时候,乔四娘说:“这次的损失,我会赔给你。”

窦娘问她:“你打算放弃了吗?”

乔四娘沉默。

说实话,这次的事对她来说打击很大。

这个世道比她想象得还要危险。

可是她真不甘心。

但是再不甘心又能如何?

她经受不起第二次打击了。

窦娘没说什么。

是夜,殷椒悄悄地将乔四娘拉到一边。

“婶婶,怎么了?”

殷椒将手里的会员卡推给乔四娘,说:“我这里还有钱,都给你,你再去找神女多买一些货拉去桂阳监卖。”

乔四娘连忙道:“婶婶,这不行。”

“听我说。”殷椒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好不容易迈出了那一步,退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这次只是损失了一些货物,亏得不多。”

流寇们被抓后,他们从她身上搜刮的钱财都拿回来了。

还有一部分钱被她在逃跑时埋在了林子里,也还能找回来。

但她担心的是会再遇到这种被拦路抢劫的情况。

殷椒见她不语,便说:“这样吧,你把那什么经销权让给我,我来!”

乔四娘惊讶地看着婶婶。

殷椒说:“怕什么,流寇都被抓了,至少那一段路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伙流寇了。”

她这话也算是在安慰自己,暗示自己要坚定决心。

被殷椒所打动,乔四娘沉思了片刻,再度抬眸时,眼神坚定了许多。

*

在宜章县经商的窦大郎等人并不清楚寨中发生的事情。

他正在将属于昭长雁的东西从车上卸下来。

“这里可以乘坐小船到河口,入武江,那边的渡口经常有商船停泊,你可以乘坐商船到韶州,再顺着北江下兴王府。”

昭长雁颔首:“多谢。”

“你帮了我们,我们不过是回馈这份恩情罢了。”窦大郎说。

昭长雁没再说什么客套话,拉着小拉车便往停着小船的宜章河走去。

虽然这个地方曾经是她的封号所在地,但她对这里并无留恋。

和艄公谈好了价格,小船便在摇晃中慢慢远去。

昭长雁登了小船。

恰是吃早食的时间,她拿出干粮填饱肚子,然后在艄公惊疑的目光中打磨斧头。

在她挥着斧头凭空劈砍时,她察觉到小船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练习完用斧招式,她给艄公拿了个蜂蜜小面包,说:“吃点?吃饱了好上路。”

“不、不用了!”艄公摇桨的动作更利索了。

昭长雁:……

四十几里长的航程,在艄公卖力的划桨中,仅花四个时辰就走完了。

此时恰好是傍晚时分,河面波光粼粼,泛着夕阳的橙红色光芒。

昭长雁站在渡口处,看着周围的荒凉之景,问艄公:“这里什么时候才有商船经过?”

艄公说:“这个说不好,有时候一天两艘,有时候几天才一艘。”

昭长雁蹙眉。

要不是小船很容易在湍急的河段覆没,她都打算让艄公直接带她南下了。

好在她的运气不错,稍晚些时候,有一艘商船在渡口停泊。

像这种较大的船只,基本不会在黑夜中航行,因为一旦船体撞击到石头,很容易翻船。

船上的货物多,翻船后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因此宁愿在渡口多停一晚上,也绝对不争那么点时间。

昭长雁用一袋老冰糖付了船费,顺利登上了商船。

冰糖在楚越之地并不罕见。

不过,商船的主人没见过品相这么好的冰糖,忍不住向她打听糖的来源。

昭长雁说:“我是在宜章县买的,那里有一支买卖杂货的商队,这些糖就是他们带来的。”

她没有直接暴露周梨和超市的存在。

且不说他们不一定会相信,就算他们相信了,也很容易给她的计划带来变故。

因此,他们若真想买冰糖,找窦大郎无疑是最好的。

昭长雁问:“你们此行要到哪里去?”

“兴王府。”商人骄傲地向昭长雁展示了他的货物——几只被关在铁笼里的豺,和一头猛虎。

“听闻卫王喜欢豺狼,我特意在山里捕捉,又特别训练了它们,以便它们在卫王面前能表现出更加凶猛的兽性。”

昭长雁缄默。

卫王是大越皇帝的长子,眼下才十七岁。

不过,大越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不好。

——他老子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王爷。

若不是昭长雁想要复仇,她是绝对不会为这样的父子效力的。

昭长雁用自己的经历结合窦大郎讲述的大越风土人情,给自己编了一个向往海上贸易,特意去那边寻求出海机遇的身份及形象。

船上的人见她一介女流,竟然敢孤身跟着海船出海,也知道她必定有保命的手段,因此没有来招惹她。

商船早晨出发,晚上停泊在附近的渡口。

又恰巧下了雨,江水变得湍急起来,船只被水流推着,速度加快了不少。

仅花了三天时间,昭长雁就到兴王府了。

她来到天师院。

这里是女巫的居所,同时也是大越的朝廷机构之一。

因女巫颇得皇帝信任,还将国事交付她们,故而天师院门庭若市,多的是像昭长雁一样,想从女巫这边下手,为自己谋取好处的人。

昭长雁看到了不少外邦面孔,他们身穿丝绸做成的衣服,嘴里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

排了许久的队,终于到昭长雁了。

她将一盏老式煤油灯递给门卒,道:“我奉神女之命,为天师送来天灯。”

门卒一听,将她上下打量了好几眼。

大越人都知道皇帝迷信方术,重用女巫。

但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奉神女之命前来的。

因为这种说法是在抬高自己的地位——既是奉神女之命,那么必定是在神女身前侍奉的。而能侍奉神女的必然不是普通人,大概率是仙童。

昭长雁上来便说自己是仙童,那门卒一时半会儿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好了。

如果是那些商人,他们有求于女巫,他肯定要刁难他们,好攫取好处。

如果是那些自诩神仙的方术之士,他肯定要质疑对方冒充天师。

昭长雁就一句没头没脑的“送天灯”,谁知道她是什么来头?

“哪个神女,什么天灯?”门卒问。

昭长雁说:“你只管告知,我家神女居住在墉城。”

门卒在天师院待久了,自然知道“墉城”传说是西王母的仙宫,那里居住着109位女仙。

天师院的女巫以玉皇大帝附身为幌子,取得皇帝的信任,她们必不可能忽视来自“墉城”的仙童。

再者,昭长雁拿出来的“天灯”造型独特,前所未见。

他觉得就冲这盏灯,女巫也是有可能接见她的。

门卒立马进去禀告。

不多时,他趋步而出,躬身道:“天师请仙童入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