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萧点头:“这个倒是很简单,只要使用同一的标点符号,把这些句子标注下来,就不会产生歧义了。www.jiujiuzuowen.com”
原本这件事情与标点符号无关。
他也只是想趁机为难一下那太傅而已。
却没有想到,在他这里使得唐朝产生了标点符号。
不过这也算是为读书人做了一件好事。
“恭喜宿主,为唐朝创造了标点符号,奖励传承币**,并获得一个大礼包。”
这也可以?
李萧一愣,转念一想,又释然了。
只要为唐朝做出贡献,与创建盛世大唐有关的事情,系统都会给丰厚的奖励,只是不知道这次的礼包里面又会有什么。
李萧有些迫不及待,“打开大礼包。”
“恭喜宿主获得猎豹基因水,数量100。”
猎豹基因水,数量还是一百,系统这是想让他培养自己的人吗?
不过想想,李萧还是觉得蛮激动的。
“何为标点符号?”李世民眼睛一亮,继续追问。
“所谓标点符号,也称句读(jùdò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许多书籍的句子读法都为口口相传,行气压韵的句读方式多为口传心授,这个方法难免会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失误。
标点符号的作用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句子要如何断句。例如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说完了用句号,说话之前用冒号……”
李萧大概说了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请问大人们,在读书的时候,是否也经常碰到不会断的句子,若是没人指点,想必也很难完整的阅读和理解。
那些没钱请夫子入学堂的寒门学子,想要学习就更是困难。”
李萧说完,许多的大臣们都深有同感。
标点符号这个概念虽然陌生,但是满朝文武都是精明之人,很快就反应过来标点符号的妙用。
“好,此法甚好,如此一来,句子读起来岂不就像是平常说话一般,朗朗上口!”
“妙极,妙极!”
房玄龄跟杜如晦相视一眼,兴奋地称赞道。
李世民细细一想就已经明白了标点符号的妙用,此时看李萧的眼神越发的灼热和欣喜。
“既然标点符号是萧王提出来的,那就交给萧王负责去办理这件事,太傅和太子辅助萧王,完善句读之法。
让我大唐学子不再遭受断句歧义的困扰。”
他感觉李萧就行是一处宝藏,让他怎么挖都挖不完一般。
越是相处,这个孩子就越是让他震惊和欣喜。
李世民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就想到袁天罡所说的话,“只要有萧王在,我大唐势必会永久繁荣,兴盛万代。”
此刻,李世民是越发的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了。
“臣领旨!”李纲完全被李萧的几个问题问懵了,对李萧已经找不到敌意了。
更何况李萧提出来的标点符号可是对天下的学子都有利的事情。
“儿臣领旨。”
李承乾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可没有当众拒绝李世民的勇气,只能站起来,还得表现得情感情愿地说道:“儿臣领旨,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好。朕心甚慰。”
李萧却摇了摇头:“依本王之见,这件事还是太子和太傅负责吧,本殿下没时间。”
开玩笑,他能出主意就不错了,还想让他当劳动力?
怎么可能!
李萧的态度可以说得上是十分地狂傲,大臣们哪里敢吱声,生怕一不小心李世民的怒火就燃烧到了他们身上。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太傅和太子可以负责编撰,但是你还得是主要负责人。”
李萧点头。
想着后世的人看到唐朝编撰出来的标点符号文献,上面主编人的名字是自己,还是蛮激动的。
关键是他还不用出什么力。
李萧的表现,使得李世民很欣喜,却又忍不住想要继续挖掘。
就试探性地问他。
“萧王觉得为政者该如何?”
大臣们也都纷纷看向了李萧,想要知道他会怎么回答。
李承乾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父皇问他这个问题,是要把大唐的江山交给他吗?
既然李世民问起来,李萧便也直言不讳。
“为政者,光以德为政,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还不够,还需要做到以下六点。
明律!
治民!
简政!
强兵!
吏治!
执行力。”
以上所有的政策都得在执行力的基础上才行。
李世民浑身一震,整个人都激动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激动地走到李萧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天哪,这个孩子到底还要给他多少惊喜?
“萧儿,你可太让父皇震惊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大殿内很安静,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都聚集在李萧身上,他们的眼神里充斥着浓浓的震撼之色。
今日一个早朝,李萧给他们的震惊实在太多了。
此时没有任何人怀疑袁天罡所说的那句话,他们绝对相信,只要大唐有李萧在,绝对会繁荣兴盛,长久不衰。
他刚刚提出来的这六点,即便是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想不出来。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有了汉朝汉武帝的成功之鉴,魏征一心尊崇儒学,但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儒学之术到底适不适合现在的唐朝。
如果之前这些大臣还觉得李萧说去弘文馆学习是浪费时间这句话很狂傲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彻底相信,李萧根本不用去哪里了。
能有这番见解的人,只怕也没有人敢当他师父吧。
“萧王大才,臣等佩服!”
文官们咀嚼了一番之后,眼里纷纷迸发出了赞赏的光芒,对李萧行礼说道。
李萧淡淡一笑。
“孩子,你继续说。”
李世民激动不已,他抓着李萧的手,把他拉到龙椅跟前,“你说,朕写。”
龙案上面放着备好的笔墨纸砚。
李萧看了一眼朝堂上的众人,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
“我写!”
李世民从激动中回神,目光之中更是赞赏不已。
李萧提出的这六点,兹事体大,执行起来会损坏到很多人的利益。
李萧选择写下来,而不是说出来,说明他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让李世民尤为赞赏。
ps:新人新书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