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洋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鸣洋中文 > 大唐:开局封长乐当皇后 > 第57章 谋逆称帝是光明磊落的!

第57章 谋逆称帝是光明磊落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何为人才?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www.xinghuozuowen.com”

唐松直接拿上一只花生米小碟子,拈着花生吃起来。

“同理,夺取皇位,流血越少,牺牲越小,成功者,就是人才!

世人苛责李世民杀了兄弟,登上大位。

却不去想,如果李建成登位,会有怎样的流血牺牲。

首先,天策府乃至他们的家人,都会死!

李世民的秦王府,不会留下几个人。

因为李建成绝不是柔善之人,之前已经布局,意图毒死李世民。”

这个判断,李世民和秦琼都认可。

连黄构都频频点头:“秦王府、天策府,在李唐开国时战功显赫,在兵将中威望极高。李建成如果成功,想要坐稳王位,势必大清洗,流血成何!”

唐松眼眸微眯:“李世民政变,主动把影响缩小,减少流血!

没烂杀李建成、李元吉势力。

没波及民众!

至于依附建成、元吉的臣子们,更没有枉杀烂杀!”

喝了一口酒,唐松提高了声音:“古往今来,政变者或许为了捞取政治名声,对兄弟族亲放下屠刀,却对下面的臣子百姓,大肆屠戮!

就这,却被一些人称作仁善!

对兄弟仁善,记在史册醒目位置。

杀戮百姓,在这些人嘴里,只字不提,根本不当人看。

那些被杀的百姓乃是臣子,难道就是一群蝼蚁,被杀了不值一提?

从这点看,李世民远胜于那些名气很大的枭雄!

起码他没对百姓臣子举起屠刀!”

满场安静。

李世民押了一小口酒,心中掀起浪花。

“朝廷皇宫,那么多的能人智者,全不知朕啊!

没想到,这山村逆贼,竟是知朕的人!”

他不由地感慨,还有些惋惜。

大好男儿唐松,奈何为贼?

“还有一点,李世民当皇帝,体恤百姓,休养生息。隋末以来民生疲惫,彻底改观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松继续说道。

“雄图霸业,固然重要。

但若为了帝王伟业,劳民伤财,乃至穷兵黩武,用百姓的枯骨、血汗铸就帝王大业,我并不推崇。”

唐松眸光变得有些深邃,侃侃而谈:“杨广志大,雄心万丈,却死伤无数。

秦皇汉武,固然都是伟大的帝王,足以留给后世人仰慕。

但治下百姓,一年更比一年苦!

秦皇伟业,修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下面全是百姓的累累白骨。

汉武后期,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

此类帝王,远隔时代的后世人可以高谈阔论,以他们为荣耀,真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生活,流血流汗,指不定哪天死在工事上,谁愿意?”

“李世民既是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帝王,在对待百姓方面,却不失仁厚。

所以,在我看来,他是个一流的好皇帝!

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唐松清楚李世民时代的历史,百姓的生活,在历代王朝中,算是不错的了。

过得安稳平静。

李世民还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重视百姓到这般地步的,极其罕见。

这是给了普通人起码的尊重和些许公正!

他没有高高在上,视人命如草芥。

而是极尽全力,保护草民生命。

人命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血肉之躯。

无视百姓,一心沉醉于所谓的帝王伟业,导致民生困苦,白骨堆如山,不是唐松喜欢的模样。

李世民的大唐,即便征战四方,灭了东突厥,对外战争保持强盛,境内百姓仍然可以安居乐业。

内外两线给出了耀眼的成果,哪怕秦皇汉武,也有所不及,都只是偏重了军事武力。

所以,唐松视李世民为千古一帝,发自肺腑。

李世民惊住了,嘴巴张大,合不起来,

满脸的不可思议。

反贼唐松,竟给了他千古一帝的评语。

意外。

太特码的意外了。

他原以为,唐松会将他骂个狗血淋头。

猛然站起身,李世民端着酒杯,手指颤抖。

眼前的年轻人,是真正懂他的!

可谓惺惺相惜吧。

世上,再没有一人,给出这么重要的评价!

他眼眸红了,伸出杯子致敬:“陛下称帝,必视李世民为对头敌人,你却没有攻击谩骂,揭露短处,趁机攻讦,让我着实费解。”

唐松端着杯子致意,慢悠悠的喝酒,悠然道:“我唐松,既然在此建了大唐,就有信心建立一个比李唐更加强盛的国度!

我要试试看,自己是不是强于李世民,何必用攻讦谩骂之类的宵小手段?”

李世民彻底震惊了。

秦琼被镇住了,好一个唐松,连谋逆称帝都是光明磊落的!

要不是唐松懒洋洋的躺着,他真觉得,这是王霸之气非常明显的存在。

“李世民,是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物,魅力很大,那么多的名人功臣,为他效力就是证据。”唐松眼皮一台,眸光微闪。

“此人,天纵奇才,光耀万丈,乃是大唐最为耀眼的存在!”

听到这,李世民心潮翻涌,握紧了双手。

站在那,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激动。

他很激动。

被大臣们拍马,无论获得怎样的评价和称赞,他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这番话出自唐松之口,意义非常!

唐松只当他是国丈,没必要阿谀奉承,全是肺腑真言!

玄武门之变以来,他背负了太多的负疚和罪恶感。

被许多人,尤其是名流才子文人,骂成逆子恶徒。

天下间,能理解他,真正懂他的,唯唐松一人。

一时间,李世民竟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