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清晨时分。
昨夜皇宫内的事情很快就四散而开。
虽然只是少了一个内官。
但这毕竟是在宫廷禁地之内,人少了自然就要找。
不过还没等众人动,消息便传了下来。
“惹皇上生气,陛下直接处死。”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迅速便将这股风压了下来。
没有人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也可以说没人敢怀疑。
毕竟自从太子朱标暴毙之后,朱元璋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宫内的人岂能不害怕?
此时。
御书房内。
随着朱元璋批复完最后一道奏折,他的眼神也是再次尖锐了起来。
“查到了吗?”
淡淡的说了一句。
一直站在身前的飞鱼服男子便直接将怀中的密信递了上来。
“请陛下查验。”
朱元璋伸手接过了密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脸上的表情也是愈发的复杂。
“当了多年的流民?江浙一带皆有记载?”
“后被一个老书生收养?”
皱着眉,朱元璋直接看向了眼前的汉子直接道:“那老书生呢?”
“死了。”
没有一丝丝的犹豫,汉子低着头直接便是答道:“于两年前去世。”
听到这话。
朱元璋的眼神微微一变,不过却没有多说直接摆了摆手。
而那汉子也是十分懂事行了两礼后便直接走了出去。
“像,真的像。”
“不仅仅是长相上的相像。”
“眼神,鼻子皆是有治儿当初的痕迹。”
“可治儿不是早在多年前就死了吗?”
说着。
朱元璋伸手在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枚令牌。
如若朱泠在场的话一定认得出来,这枚令牌与他一直戴在身上的令牌十分的相似!
只是这令牌上的文龙更加大一些,而朱泠的那块只是一条小龙!
“标儿啊。”
看着眼前的令牌,朱元璋深深的叹了口气:“咱培养了你几十年。”
“不仅仅是你。”
“当初甚至咱都想好了,在你之后便是治儿即位。”
“可你们父子二人相继离去。”
“这让咱怎么办?”
“不过咱也不是一个看不开的人。”
“咱们朱家人能倒,但是咱这大明天下绝对不能倒!”
说着。
朱元璋的表情渐渐坚定了下来。
想着记忆中那幼小的身影,想着那年纪轻轻便已学识惊人的少年。
朱元璋的手直接就动了起来。
片刻之后。
一张皇诏直接就从御书房传了出去。····
···
与此同时。
蓝府。
常生,常茂,傅友德,蓝玉几位重将聚集在此。
蓝玉坐在主位之上。
见人到的已经差不多,便也不再犹豫,直接看着诸位道:“诸位兄弟。”
“相信尔等也感觉的出来。”
“如若上位真的铁了心的要立朱允炆那小子为储君,我等定然活不过明年。”
“你们有啥想法不?”
许是早已屏退了下人的原因,蓝玉说话间丝毫都不遮掩。
听到这话。
傅友德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蓝玉啊,咱们兄弟间也不说什么废话。”
“你要有什么想法你就直说。”
“但不过我说你要是想要造反的话,肯定不成。”
“以上位的本事,我们不配与他为敌。”
一旁的常生听到这话,也是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
“我们现在只能小心行事,祈祷陛下能念我等战功的面子上,不管我等。”
“在这种时候,说实话,我们就不应该聚在一起。”
说到最后时,常生常茂两兄弟也是纷纷无奈的叹了口气。
听到这话,众人也是纷纷点头,显然十分同意常生的这话。
没办法。
朱元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
他的心机也好文韬武略也罢,都可谓说是在历史上叫的上号的人。
让这群人去造他的反,谁敢?
然而蓝玉听到这话后却丝毫不以为意,反倒是看着众人直接笑了笑:“难不成兄弟们真的以为上位会在乎我们曾经的那些功勋?”
“想象李善长,想想胡温庸这些人。”
“你们还想要继续天真?”
蓝玉的话说的十分嘲讽,甚至到了最后时脸上都闪过了一丝不屑。
众人听到这话,表情也是一变。
傅友德直接就站了起来,紧紧的盯着蓝玉直接吼道:“那又能如何?”
“难不成我们就真的造反?”
“那还不是一样的受死?”
说到最后,傅友德似乎是豁出去了直接就道:“蓝玉。”
“我跟你说。”
“你想做什么,兄弟们都知道。”
“但是兄弟们不想去跟你送死!”
说着,傅友德直接便想离去。
一旁的众人见到这幕,也是各自叹气没有多说。
然而却没料到。
就在下一刻。
蓝玉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谁说我蓝玉想要造反了?”
说着,蓝玉表情一变,随即极为认真的看着众人直接说了句:“我昨日在宫内看到了一个极为像熊英的人。”
“而且我还听说,上位昨夜时偶遇一人。”
“随后这些天跟在上位身边的内官,便被斩了!”
一瞬间。
整个房间内直接就安静了下来。
针落可闻。
甚至就连本要离去的傅友德在这一刻都直接停了下来,转过身紧紧的盯着蓝玉道:“熊英??”
“你确定你没看错?他已经死了多少年了?”
“怎么可能在皇宫内出现?”
蓝玉缓缓的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表情各异的众人,自然也是明白他们的想法,直接便说道:“诸位兄弟。”
“等着也是死,谋反也是死。”
“但是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了。”
“熊英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出现了一个和他极像的人。”
“只要我们兄弟把这个人变成真的熊英,并把他扶上那个位置,我们兄弟就安全了。”
“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言罢。
蓝玉便直接端起了身前的酒杯,眼光紧紧的盯着周围的众人。
下一刻。
随着常生常茂等人纷纷端起酒杯,傅友德也是在经过一阵犹豫后终于还是端起了酒杯。
“就这么定了!”
砰的一声,酒杯相撞,烈酒入喉。····
····
ps:有人在看本书吗?数据收藏不咋涨,评论一天没动!
在看的大佬给作者点码字的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