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洋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鸣洋中文 > 我在大明当逆子 > 第21章 京师来信

第21章 京师来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天夜里,皇家一号美食城外,多了一张公告。

每逢初一十五,美食城、火锅城和烧烤城,都会分别推出两个神秘菜式。

但想要点这两个神秘菜式,是有额外条件的。

需要满足最低消费才行。

而且这个最低消费,是当时计算,并不是累积计算。

比如在一楼大厅,想要点神秘菜式,就需要满足当时消费十两银子以上。

一楼大厅共有三十六个菜式,价格最低的都要一两银子,贵的更是要一百两。

虽然不可能有人全部吃过,但胜在人多。

在一番探讨之下,众人得出了一个结论。

每一道菜,都堪称是人间绝味。

果然不愧是皇帝才能享受到的美味,今天花的这些钱,值了!

但更让人心动的,是那神秘菜式。

能以神秘二字冠之,想必更是独特与美味。

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虽然此时距离初一还有好几天,但人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与此同时。

广灵县。

“启禀大人,京师来信。”

王振正在屋里处理事务,这时,门外传来一道敲门声。

“进来。”王振淡淡说道。

是!”

一名宦官推门而入,把京师来的信件双手奉上。

“下去吧。”

王振接过信件,淡淡说道

是!”那名宦官应声离去。

“皇上终于要开始第二阶段计划了么?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呢。王振打开信件,看到信上的内容,不由微微咧嘴笑道。

此时距离他来到广灵县,已经过去了七八天。

这七八天时间里,除了第一天需要说服灾区民众,让他们捉虫以外,这几天他可是安逸得很。

尝到了甜头的人们,根本不需要他多说,几乎没日没夜地到田里捕捉蝗虫。

田里的蝗虫被捉完了,就去山上。

山上的蝗虫捉完了,就去邻县。

短短七八天时间,灾区的蝗虫几乎被捕捉殆尽。

王振估摸着算了一下,几个县城加起来,怕是足足有十几万斤。这么多蝗虫,也不知道皇上要来做什么。

就算是喂鸡,也能喂个一年半载了吧?

但蝗虫也是要吃东西的。

连几个县的农田都被吃光了,就算皇宫家大业大,也养不起啊!当然,皇上想要做什么,不是他能揣度的。

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把皇上交代的任务做好。

皇上登基的时候就让他当了总指挥使,只要他能多立功,讨得皇上欢心,将来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

次日清晨。

“何知县。

王振一大早就来到广灵县官府。

“哟!王大人早,多亏了您咧,不然这次灾难,咱们广灵的老百姓可真的撑不下去了。

何方知县看到王振,顿时笑着问候道。

当时他也绝望了。

年年蝗灾肆虐,广灵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此次,农田里的庄稼更是被吃光了,一点绿色都看不到。

百姓们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只好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存

但这时候,王振来了。

他带着朝廷的使命,带着好几个商会,前来赈灾了。

只是这次朝廷赈灾的方式有点特别,居然让百姓们去田里捉蝗虫,然后向商会兑换粮食。

最重要的是,这蝗虫居然和粮食等价。

只要捉得越多,能换到的粮食也就越多。

这才几天功夫,几乎家家户户都换到了几百斤粮食。

有了这几百斤粮食,百姓们省吃俭用,撑到庄稼成熟都没问题了。

“何知县,本官此来,是有一事要交托与你。”王振看向何方知县,郑重地道。

“准确来说,这不是本官的事情,而是皇上交代的任务,吾等必不可怠慢。”

“皇上交代的任务?”何方知县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起来,随后叩首领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知县不必如此,这是皇上秘密交代的任务,不是圣旨。”王振淡淡说道。

“本官且问你,老百姓们平时种植的粮食,一年亩产多少?

“回禀大人,咱广灵县土地贫瘠,且常年干旱缺水,按照一年种两季来算,亩产能有六七百斤左右。”何方知县想了想,说道。

六七百斤,已经是一个很乐观的数字了。

要是遇到灾祸,就会颗粒无收。

像是半个月前,突发蝗灾,防不胜防,直接把刚长起来的庄稼苗给吃光了。

这早春的粮食是不能指望了。

下半年,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要是太过干旱,太阳会把庄稼苗晒死,根本种不活。

一年到头白忙活了不说,还得按亩交税。

虽然大明的农税不高,但要是颗粒无收,百姓活着都不容易,哪有粮食交税啊?

但王振乃是领着皇命前来,何方知县不知何意,只能说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

“让乡亲们都别种了吧。”王振叹了一口气,说道。

要不是他亲自来到这里,差点他就信了。

“不种?”何方知县微微愣了一下。

“那乡亲们

“这次皇上派我来此,除了赈灾之外,就是推广一种新的作物。”王振摇了摇头,淡淡说道。

“你让每家每户都来一个主事的,我来给大家讲解这种新作物的种植方

“新作物?”何方知县心中疑惑更深了。

他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小麦的,这要是不种小麦了,那乡亲们吃什么喝什么呀?

难道这种新作物,产量比小麦还高?

虽然心中疑惑,但何方知县还是立马下去安排了。

蝗灾肆虐之后,广灵县七成以上的百姓都离开了。

虽然随着朝廷赈灾的消息传出,已经有许多百姓归来。

但也有着部分百姓不愿意回来了。

在这个鬼地方,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每年都活得那么狼狈。

既然已经背井离乡了,还不如趁此机会,到外地去搏一条生路。中午时分,官府之外,聚集了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如今的广灵县,只剩下三千多户人了。

比起原来的五千户,少了将近一半。

这对广灵县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打击。

人口的减少,就代表着生产力的减少。

缺少了生产力的广灵县,还如何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